男,汉族,四川宣汉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曾任红九军第七十六团副排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十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晋冀鲁豫、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六旅旅长,第二野战军十五军四十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四师师长、军参谋长、军长,炮兵技术学院院长,军委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向守志(1917-)


一支竹竿的故事


    长征途中我最宝贵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一支竹竿,它不仅保全了我,还帮我救了十几个战友。

    “正二三,雪封山,鸟儿飞不过,神仙也不攀”,这首民谣指的是海拔五千多米,藏民称之为“神山”的党岭山。党岭山峰顶气温常年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上山100里,下山还有100里。1936年2月,我们的队伍就要在这神仙也不敢问的时节里过雪山。我那时是收容队负责人之一,走在队伍最后面,常常会看到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面画:有的同志腿被冰雪划破了,鲜血直流;有的同志草鞋陷在雪里找不到只好光着脚走;路旁到处是拱起的雪堆,一不小心便会被绊个跟头,里面全是冻僵的尸体…… 那种场景,现在想起来仍直让人痛心疾首。

    一次,一位掉队的红军从前面山上滚了下来,正被一块石头挡在了悬崖边上。我什么也没想拼尽全力冲了上去,站在战士上方不远的地方把手中的竹竿伸了过去。那位血肉模糊的战士艰难地摇了摇头,说:“不要啊,同志!我会把你带下来的。”我吼道:“快点,这是我的职责!”那位战士这才痛苦地伸出了左手!雪地湿滑,我刚一用力拉就被带下去一大截,幸亏身后的连长一把抓住了我的衣服,后面又上来三四位收容队的同志,大家一起努力终于将那名战士救了上来。那位战士刚被拉起,“轰”地一声巨响,巨大的雪块就把那块石头冲到了悬崖底下。雪崩发生了!我们逃过一劫!

    爬雪山时有不测,过草地同样危机重重。在草地上行走,就好像走在海绵上,脚下会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稍不留神就有陷入沼泽地的危险。这种时候,一支小竹竿可就变成了救人的宝贝。一次行军途中我突然听到前面传来“救命”的声音,凭前两次的经验我知道又有人陷入沼泽地了。我顾不了那么多,拼尽全力冲了过去,看到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战士正在泥潭里苦苦挣扎,“别动”,我立即制止了他。在沼泽地里挣扎只会越陷越深,这些经验我们都知道,然而一旦身处险境免不了会慌张失神。战士听了我的话不再挣扎,那双年轻的、带着绝望神色的眼睛,紧紧盯着我,那眼神我至今忘不了。我先用脚试探出一块较硬的草块,接着探出身子把那支竹棍伸向战友。那时,我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身上还背着三位伤员的行李,早已筋疲力尽。但在草地上救人不能急,得使巧劲儿,否则会将自己也给拉下去。我竭力控制住竹竿,轻轻地、慢慢地把所剩无几的力气全输送到竹竿上,再传递给沼泽中的战友,1厘米、2厘米……半个小时之后,我终于将这位战友救了出来。

    走过雪山草地的人都是九死一生,饥饿、寒冷、雪崩、沼泽,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威胁着我们年轻战士的生命。但,我们挺过来了,将革命的星星之火带到了陕北。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革命理想、革命激情、革命同志的手足情义。人人都可以为了拯救他人牺牲自己,人人都肩负着战友未完成的革命使命。我常想,长征是一座熔炉,是长征熔铸了我们这支百折不挠的人民军队,经历过长征的生死考验,战场的腥风血雨、敌人的威逼利诱都吓不倒我们。

                                                                                     摘自影片《回望硝烟》采访录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版权所有 http://www.cndfilm.com
北京创典时代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