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新影简介 作品介绍 纪录片库 历史瞬间
创作评价

一部特别的电影
——电影文献纪录片《中国1949》编导阐述

赵平洋

·关于影片的策划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部献礼片《中国1949》。这部影片是反映三年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的。要想在众多的献礼片中打响,首先就必须要创新,要找到一个新的视角。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想了不少办法,这就是集中反映中国1949年这一年的历史。之所以能作出这个决策,主要有两点:一是1949年本身的魅力实在太独特了,1949年可以说是本世纪中国最不平凡、最了不起的一年,重大事件接连不断,中国人民的革命也就是在这一年里达到了最高潮。1949年本身摧枯拉朽的节奏和那种沧桑变幻的戏剧性也恰恰是一部电影所需要的。而在此之前,我们还没有一部像这样去集中反映一个年份历史的电影。二是关于这一年,我们新影厂掌握的历史影片资料是比较完整的。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是我们这部电影得以存在的根基。

  从1996年的《较量》到1997新影厂出品的《周恩来外交风云》,纪录片重新得到了市场的欢迎,《周》片创下了1998年度国产影片的票房第一。而观众之所以喜欢纪录片,就是因为它的真实性,它的文献价值。所以我们在设计这部影片的时候,也在力图强化这一点,我们没有加入一个采访,该片几乎全部是用历史影片资料编辑而成的,仅仅补拍了几个环境镜头和文献档案,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观众去直接面对历史的真实。从市场的角度看,我们这种做法也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影片的"含金量"或者说是"纯度",当观众买票走进影院的时候,他看到的将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东西,这会让他觉得掏这个钱很值。

  我们也确实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新影厂拥有最丰富的中国历史胶片档案资料。而在这个档案库中,1949年是第一个被用胶片完整纪录下的一年。

  一谈到文献纪录片,往往观众最感兴趣的就是影片的"揭密"。作为一部面向市场的影片,我们也不可能不考虑观众的兴趣点,但同时我个人对所谓的"揭密性"表示怀疑,纠缠于某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为了"猎奇"而损害对历史的整体认识,这至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我觉得文献纪录片最重要的价值是要看它是不是最大限度的真实反映了历史的整体面貌和本质。所以,我们重点努力的
方向实际上是一直在力图使这部影片成为一部真正具有文献价值的影片。


  ·关于影片的资料

  这部影片的资料准备工作历时一年之久,我们调阅了近百部历史纪录片和40年代摄制的新闻短片,摄制组还到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图书馆和新华社历史图片档案馆等单位查阅并拍摄了不少图片和档案资料。据统计,全部调阅的影片米数为六万多米,而影片最后实际完成的长度是二千多米,片比高达30:1,很少有影片可以达到这样的片比,许多镜头是选了又选。正是以这样丰富的资料积累为基础,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文献纪录片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历史镜头的滥用,不少镜头都经过了反复的核实之后才被采用。影片脚本也是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几易其稿、多次修改。本片顾问、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同志亲自为影片修改解说词,几乎是逐字逐句,反复推敲。影片中涉及到的军事部分内容,也全部经过了中国军事科学院解放战争史专家的核实确认。 作为一部制作严谨的文献纪录片,我们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内幕情节",但详实丰富的历史影片资料本身仍然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和首次披露的精彩镜头。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段落:1949年7月1日,北平各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群众集会,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毛泽东出现在会场,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北平群众集会上公开露面。会议事先并没有安排毛泽东的讲话,但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毛泽东走上了讲台……

  这组精彩的画面很少有人看过,就连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年谱》上也只是说毛泽东出席大会,而没有记载毛泽东曾发表讲话。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看到这组画面后非常兴奋,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他们将据此对年谱进行修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部影片确实具有较强的文献价值。 比如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虽然在过去的纪录片中也曾有过表现,但大多是毛泽东等中共五大书记走入会场和在会场内讲话等几个有限的镜头。这一次,我们却发现了不少其他与会者入场和会议休息时在会场外聊天的镜头。因为是在非正式场合下抓拍的镜头,就更真实和自然。而这些风云人物开心的笑容和轻松自然的举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即将取得的全国胜利面前的喜悦心情。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珍贵的镜头,也是在编余片中发现的。这是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一个镜头,那是一个非常好看非常纯真的笑容。而在使用这个画面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铺垫,我们已经告诉了观众,中国共产党人28年的奋斗历程是多么的艰苦,在最危机的时刻,毛泽东是作为长征中的少数幸存者之一辗转到达了延安。我们也告诉了观众在开国大典的前夜,毛泽东是怎样的彻夜未眠……当经过这一系列的铺垫之后,毛泽东的这个笑容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从这个瞬间,你可以体会到作为一个历史伟人在那样一个伟大时刻,内心里涌动的喜悦。同时,我们通过解说词告诉观众为了这一个目标,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已经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岁月,而这一天终于来临了,这一年,毛泽东56岁。"

  这些编余片和素材之所以能够被这样的使用,实际上也反映出了近些年来纪录片在创作观念上的一种变化。人们越来越排斥那些概念化的东西,而更愿意接受那些生活化的场景,因为这种镜头往往更真实自然,更能表现出人的魅力,更能接近人的内心世界。这不是什么创新,只是回到了纪录片本来的面目。不要忘记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一部纪录片,纪录片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要纪录人的生活、人的历史。即便是在像《中国1949》这样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中,人的东西也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关于影片的艺术表现

  1949年是解放战争史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年,是狂飙突进、波澜壮阔的一年。影片在整体风格上正是顺应了这一年本身所特有的历史节奏,没有拘泥于细节的描述,也没有面面俱到,而以一种大写意的风格,酣畅淋漓地勾画出1949年中国的整体面貌。我们也曾试图多讲一些小故事小细节,但在创作过程中就发现,这些东西很难放进去,有的试了几次,最终还是拿掉了。我感觉1949年就像是一个飞快转动的车轮,而那些小故事小细节就如同是飞扬起的尘埃,与1949年这个大故事比起来,总觉得它们很轻,呆不住。近些年来,我们的纪录片创作尤其是电视纪录片创作,总是特别强调细节、故事性,我想这一点并没有错,但这不等于说,一部片子就一定要由一系列的小细节、小故事构成,你把一个大故事讲好了,一样会很好看。

  这部影片在声音处理上也进行了特别的设计。1949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是枪炮声、欢呼声、歌声和锣鼓声交织的一年。影片中有许多宏大的战争与群众集会场面,我们在声音处理上就突出强调了现场感和震撼力,设计了层次丰富的音响效果,音乐设计上则采用了历史歌曲与交响乐的穿插融合。 我们还在影片中多处使用了毛泽东讲话的同期声,毛泽东讲话非常有特点,那一段段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巨人之声,曾震撼整个世界,今天听起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发人深省。

  总之,我们就是想通过声音上的综合处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观众的视听需要,让观众能更充分地感受到中国1949年独特的历史情景。

  《中国1949》荣获1999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