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创人员    创作有感    解说词
          <<上篇文章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纪录影片《小平 您好》,是为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特别摄制的。也是自1994年后的十年中,我参加创作的第三部以邓小平为主题的文献性纪录片。第一部是1997年元月一日播出的十二集电视纪录片《邓小平》;第二部是2002年为纪念邓小平逝世五周年创作的《永远的小平》;前两部播出后,都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一次能否跳出我们已经熟练的创作套路,走出一条新路来呢?我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一
    再度发掘最新鲜的电影资料,是影片《小平您好》能否创作成功的主要突破口。
    1994年以来,我们在几次有关邓小平为主题的文献纪录片创作中,已经对有关小平同志的影像资料进行了梳理式的调查和侧重于电视创作的资料收集,对与小平同志有关的影视资料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是比较熟悉的。文献性纪录影片创作的资料大户首推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因此,与以往大纲创作在先的做法不同,从元月开始我们就按照年表推进的方法,开始了纪录影片的观摩工作。新影敞开了影片资料的大门。正是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观摩中,我们从上百部影片中发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镜头,如:抗战初期拍下邓小平行军的电影镜头;邓小平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他刚到中央工作不久带有讲话录音的电影镜头;大量的深入农村工厂视察考察的电影镜头;甚至还发现了一些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的镜头,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1992年南巡的资料镜头,很充分全面。不久,我们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又发现了一批邓身边工作人员拍摄的电影镜头,这批资料主要侧重于小平同志的晚年生活,包括家庭情趣,包括他在雪中散步等等。中央电视台自身的影片库这一次也有新的发现,如邓小平在八十年代初期的西北之行,黑龙江之行都是过去资料收集中多处搜寻而没有得到的珍宝式发现。

                                    
    针对90分钟电影长度的格式要求,我们经反复研讨定下的创作方向,就是不走传记式架构,生平式介绍和人物性寻访的老路,而是采取了浓缩生平重点写三起三落,突出个性重点写人生辉煌,抒发情怀重点写伟人个性的创作思路。影片没有对伟人生平做全面介绍,只是在开始时用“1949年,作为开国元勋,邓小平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在异国他乡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在了这份履历上”“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电影镜头,拍摄于1938年”“这是我们发现的他最早带有讲话录音的电影镜头”等四个文献性、纪录感极强的小节概括了他的早年岁月,战争生涯,元勋地位,这种浓缩性的表现把省略下的空间,用来专门对他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反映。我们的认识是,讲述好他人生经历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特别是后来的两起两落,就为理解邓小平在毛泽东之后,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什么敢冒风险、果断决策作好了原由上的基本铺垫。即使是在对第二次第三次起落的重写时,我们也没有细致地反映其具体过程,而是着力反映了他在坎坷与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的乐观坚韧。“他历经磨难,百折不回,能够亲眼看到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一件件变成现实,老百姓开始过上富裕的日子,国家一天天在改变着面貌,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安慰。”

                                    
    影片是通过一个个细节把邓小平求真务实,质朴无华,乐观坚毅,敏锐智慧,豪爽果敢,爱憎分明的个性特色展示给观众的,这样的表现方法使伟人的思想与作为和观众的距离贴得很近。影片中表现他务实本色的一个细节是“早在1980年,他就提出了一个在20年后已经普遍实现的设想。他说:城镇居民将来可以购买自己的房屋,新盖的房子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他还说:新建的房子要有洗澡的设备……看到一些新建筑的房间用的还是老式挂锁,他会说,这不是告诉小偷,家里没有人吗?”影片中表现他质朴无华的另一个细节是“对自己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他一直念念不忘。这是80年代一个夏天的晚上,邓小平突然出现在北海公园灯会的现场。在拥挤的人群中,老人就这样兴致勃勃的边走边看……正是这种贴近群众的日常行为中,邓小平感受着人民的欢乐和需求,体会着中国社会变化的匆匆脚步。”影片中大量的这样的细节表现,不是一个个相对孤立的故事,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构成了影片跌宕起伏的节奏基调,使影片高潮处我们说出那句颂词听起来是那样的贴切“这位老人以自己不多的余年,换取了国家的青春。正是在二十年的晚岁光阴中,邓小平演绎出辉煌的人生春秋。”而影片中大量邓小平本人的话语使用,和动效声使用是先前的纪录影片中不太多见的。只要影片中邓小平一张口,那具有穿透力的四川方音,就使伟人的人格魅力富有了人情常理的韵味。

                                    
    影片采用了大开头小结尾。
    我们从1984年10月1日建国三十五周年庆典拉开序幕。我本人非常喜欢庆典一开始,邓小平阅兵车从门楼里开出来,过金水桥,驶向广场的那个长镜头。20年前的这一天,我是和战友们在“804演习”指挥部的大屏幕上收看电视实况的。那时侯我们风华正茂,面对统帅的阅兵车驶来的时候,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起立,举起右臂,向他敬礼!那时侯我们太年轻,对改革开放的深刻内涵不很清楚,甚至对后来裁军百万的背景与目的也不很了解。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此情此景使我们热血沸腾。二十年后,我少了几分这样的冲动,却多了许多对他的认识与理解。我们曾经在风浪中沉浮,在困境中磨练,在前进中欢乐。是伟人的品德与风范,气质与精神,作为与思想,境界与情怀影响了我们,让中国变得越来越精彩。 坐在剪辑台上的我尽量抚慰着自己激动的心情,我深知冷静与客观,是纪录片人在创作中的基本状态。但是在这部影片创作的全过程中我很难安静下来,激情的涌浪在鼓荡着我们。我选择邓林给父亲拍摄的一张晚年的照片作为全片的结尾,因为我常常在影片资料中看到晚年的邓小平独自坐在那里一付心如止水的平静,我真的很喜欢,很喜欢。

                                                                 2004年8月4日草于四川广安协兴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