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谭竹青靠“小吃部”起家 20年纳税680余万元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7日 15:19 来源:

  CCTV.com消息:1948年,一个17岁的姑娘带着年幼的弟弟,从炮火间冲出被解放军围困的长春城,来到郊外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她担任过原长春市郊区大屯镇西新乡副乡长、妇女主任;从1957年开始,在二道区东站十委主任、社区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8年。获得省、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省、市级荣誉称号160多项(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她就是谭竹青。一个不入序列的小“官”,能做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CCTV.com记者采访了与“小巷总理”谭竹青一起工作了26年的十委社区代理居委会主任赵惠君。

  赵惠君说,40多年前,居委会没有办公室,而且主任还是“义务”工,不挣工资。1957年,26岁的谭竹青从长春市大屯(现富锋镇)嫁到了二道区。刚到二道区,谭竹青就进入当地居委会工作,成了东站街道办事处东站十委居委会主任,这个外来媳妇的家成了居委会办公室。1978年,十委居民生活有“八难”———子女入托、吃饭、行路、就医、维修房屋、理发、孤寡老人生活和待业青年、刑满释放人员安置难。谭竹青听后召集居委会工作人员商讨解“八难”的办法。她说:“咱们办个早餐点,居民们不必起大早排队,待业青年有了活干,居委会攒下钱办托儿所、敬老院。”话音刚落,招来一片叹息:“谭姨您看,咱一没房,办公在您家这铺热炕上;二没钱,上面来个领导,留客吃饭是您在自家做;三没技术,这‘三没有’怎么办早餐点?”

  谭竹青于是带头拿出了自家的全部积蓄,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集资,建成了居委会第一家饭店“如意小吃部”。开张之日,锅碗瓢盆都是谭竹青从家里拿来的。每天早上二三点钟谭竹青就领着人到东大桥批酥饼,晚上磨豆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6点多,豆浆、酥饼,可口的早餐供不应求。一块饼赚一分钱,有时饼被压坏,自己也不动一口,留着卖回个本钱。后来,小吃部扩大规模,成立了风华园饭店,谭竹青和东站十委就是从这起步。小吃部成功后,十委又按老办法建工厂,办起麻花作坊、鞋厂、皮革厂、服装厂、各种委办工厂,企业逐渐办起来了。目前,十委的17户企业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年创产值千万元以上,1985年以来,累计向国家交纳税金680余万元。

责编:周铁成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