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从分散制作向生产聚合转型

CCTV.com  2011年09月13日 16:3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电视融合变革》  

        在媒介融合条件下,人们提出了“全媒体”概念,即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平面媒体等媒介形态,在同一个媒介主体内,打破不同媒介界限,将不同形式的内容资源组织到统一的平台上去策划、采集、生产,然后再由不同媒介平台发布,是不同媒介间在组织、流程、机制上的融合与渗透。

        “全媒体”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内容资源的统一策划、采集和生产,即树立“大编辑部意识”,逐步建立起资料共享的信息处理平台。新媒体格局呈现之初,就视频内容而言,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为政,即便隶属于同一个单位和部门,内容生产也是单独进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就传统电视自身来说,推进融合发展首先要改革自身的内容生产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建设跨媒体协作机制,搭建全媒体内容资源整合和生产发布平台,使电视台所有节目、活动内容进行针对新媒体的“多元发布、多次营销”,实现内容资源的多次利用,放大品牌效应。

        就国内而言,中央电视台走在了国内传统电视内容生产分发平台建设的前列。2006年至今,中央电视台除拥有自主采编权外,还先后获得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手机内容服务业务、公共视听载体业务、IPTV、互联网电视等经营牌照,这些都是中央电视台实现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中央电视台目前正在推进包括现有的音像资料馆、正在建设中的视频发稿中心和国家网络电视台视频生产基地三个视频库建设。在台网融合战略实践中,力求考虑到实现音像资料馆、视频发稿中心、网络电视台视频生产基地三库互通,甚至三库合一的格局,打造多终端、多渠道、跨平台立体传播资源基础,通过数字化存储和网络传输,一方面满足全台各个部门共享共用、各取所需,避免视频节目的重复采制或闲置浪费,另一方面极大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和用户需求,实现商业价值。

        在国外,BBC 从2006年推出“创意未来”计划,提出“360度全平台”运作理念,从根本上改组了BBC内部机构,使BBC超越传统广播电视模式,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的一体化内容生产流程,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元的信息和服务。曾担任BBC“创意未来”计划的小组领导莉莲•兰道表示,BBC媒介融合及其重组的最大障碍是“内部文化”。人们习惯于单一媒体式的思考,电视人想的是画面,网络人想的是文字。“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想着多平台,一开始你就要考虑电视台、网络都能使用,这就是融合文化——转变你思考的方式。”

        采编一体化。在BBC,所有的采编系统都是一样的制式, 这就从硬件上保证了所有新闻素材都可以上载,并且供他人分享。一线记者在现场通过各种设备获得的声音、图象和信息,都上载到一个“口袋”里面,所有采编人员都可以自由地采集他所需要的东西,并且该系统会自动记录下采集的时间,内容,操作人员等等。所以,不管这个采编人员在非洲,美洲还是亚洲,只要他使用这个系统,BBC所有记者搜集到的信息就可以全部共享。

        建立“超级编辑部”。2007年10月,BBC开始着手重组编辑部,将电台、电视台和网络三大部门整合成两大“超级编辑部”——多媒体新闻编辑部和多媒体节目部。新闻资源在这个“超级编辑部”里得到了有效的循环利用。过去,BBC所有的频道和媒体平台常常各自为战,造成大量的内部消耗与重复制作。编辑部重组之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例如,原BBC1台的几档王牌新闻播报节目《一点新闻》《六点新闻》及《十点新闻》和24小时新闻频道共享一个制作班底,新闻素材能够在当天不断被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制作效率。

本文作者:赵卓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

责编:杜旭迪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