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 往期资料

2004年第2期(总第69期)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5日 14:30

  目 录

  ●评委点评

  白谦诚在第六届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颁奖研讨会上的发言… (2)

  尹力点评电视社教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 (3)

  敬一丹在第六届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颁奖研讨会上的发言… (7)

  ●闲聊主持人

  谈“跳槽”(白谦诚)………………………………………………(11)

  ●报刊文选

  成也朱军,败也朱军?…………………………………………… (14)

  ●会务活动

  本会祝贺太原市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专业委员会成立… (16)

  ●评委点评●

  白谦诚在第六届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颁奖研讨会上的发言

  入围提名的22位主持人,都是积极参评、执着追求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往上上的。王小丫上届没评上,这届又以个人身份参评。有一半的主持人过去得过奖,这次又得奖;另外有一半左右是第一次参评就进入提名,一炮打响。这说明我们的队伍新人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届都杀出几匹黑马,是一些过去大家不太了解的,或者做主持人工作不是太长的。咱们要求的是做三年以上的才能参评,有的同志三五年就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入围提名的人,有的是跟金话筒擦肩而过,今后再也找不回这个机会了;也有一批主持人矢志不渝,一直努力追求,最后终成正果。大体就这么两种情况。

  我对获百优奖的主持人说几句话吧。一个呢,就是希望大家认识到“百优”也是一项很重的奖项,是一项很有份量的荣誉。今年我们2.2个人取一个。各台来参评的主持人个个都是强手,在竞争当中获得百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个荣誉。

  另外,要认识到,同样是百优----过去我们叫金话筒银奖、铜奖,银奖40个,铜奖60个,合起来就是百优;现在把银、铜奖取消了,统称为百优----那么这个百优当中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大家要认识这一点。百优当中有一批尖子,具备了金话筒的实力,但因为名额限制进不了。这样的同志只要执着的追求,我相信早晚会有一天拿到金话筒的。这是一批,在百优里是属于冒尖的;另有一批跟淘汰的水平不相上下的,不是说淘汰下去的都是不行的,淘汰下去的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播音作品,不是主持作品;也有一些有硬伤的,取消了参评资格的。我们电视的参评节目比较好,广播相对来讲出现这个问题比电视多一些。比如咱们这届参评的节目,是从2001年4月1日到2003年3月31日这个期间播出的节目是可以参评的,但是这次广播就报了几个反映非典时期的,而且一听就是4月20日以后的节目,因为4月20日之前的宣传只是发过几条消息,没怎么宣传,4月20日以后才大面积地宣传,可是有的台送的节目就是有关非典大的报道,说是3月31日之前的,一听就知道是骗人的;另外还有一个节目把非典时期的节目拿出一块,加到2002年的节目里面去,结果录音是消掉了,稿子没改,评委后来一看稿子里,还是说咱们处于非典时期,这就属于弄虚作假,移花接木,像这样就取消资格了,这是极个别的。电视还没发现这个问题,广播有这种情况。比较起来,电视把关还是比较严的。有些淘汰的选手纯粹是由于名额限制,明明是很好的作品,可以拿百优的,但是名额有限,没办法,所以淘汰下去了。这些主持人也不要气馁,不要灰心,以后还有机会。

  从各级电视台来看,央视特别强,处于高峰期。与上届相比,今年央视推出的主持人人气非常旺,王小丫、朱军等,所以央视进入提名的有7位,至少还要淘汰2位。省台各类节目全面开花,谈话、社教、综艺类节目,都有进入提名的,改变了前几届靠当家花旦、当家小生拿金话筒的局面。以前靠大的活动、大的节目,靠当家花旦、当家小生拿金话筒,发展到今天,现在省台许多新主持人都上来了,原先的当家花旦、当家小生反而不容易拿金话筒了。

  城市电视台面临着央视和省台的激烈竞争,它们冒出来很难。今年冒出来的都是出奇制胜型的节目,像淄博台的文化类节目,别的台不太爱做的,可他们专门做了一期《齐瓦当》的节目,挖掘瓦当里的文化内涵;吉林市电视台送了一个访问艾滋病人的节目,这类节目出奇制胜。城市电视台可以多在服务类的节目上下功夫,这类节目已经是广播节目的强项,比如交通台,直接接受投诉,为市民服务,搞得很火。相比之下,电视服务类还没有一个有份量的节目拿得出来,没有一个真正为观众服务到位的节目。我们希望城市台有这样的节目出现,因为城市电视台靠综艺晚会、靠新闻是不大可能与大台竞争的。(2003年9月3日于昆明。根据录音整理)

  尹力点评电视社教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

  一、 总体情况

  社教类参评节目有61个作品,其中央视、省台有42个,城市台有19个;

  服务类19个作品,其中央视、省台有12个,城市台7个,总共80件作品。城市台入围金话筒提名的有2名:淄博台的霍小语,吉林市的韩立新。

  文化类节目在整个社教类节目中是最难做的一档节目,淄博台霍小语的文化类节目《齐瓦当》做得非常好,制作精良,主持人有良好表现。这档节目是主持人自导并剪辑、自己配乐、自己解说、自己创作的一档完整的文化类节目。大家都知道文化,但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把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做成电视节目是非常难的。这个节目画面制作得非常精良、简洁,对话令人震撼,让中央台的编导做都会感到非常吃力。

  吉林市台韩立新获提名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主持人在一段时间里和艾滋病人一家零距离地相处,探寻他们的苦难,探索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困惑以及社会对他们的看法,呼吁全社会对他们给予关注,这是主持人在几个月时间里全程对他们的关注,这是不容易的。节目做得也感人至深,题材重大。这是城市台的情况。

  这次央视推上四个作品,不幸被拿下两个,剩下两个作品。当时四个作品之一-----黄薇的服务类节目《谈水的知识》,谈喝水的知识,栩栩如生,轻松活泼,制作精良,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被拿下来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中央电视台不能上那么多,好也不行,也得拿下来,结果被拿下了。

  河北台周晓莉的读书栏目,这也是个文化栏目。和张海迪对话,就张海迪写的那本书的创作和张海迪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节目做得非常好,包装精细、精美。辽宁台有一个农村题材的作品,小伙在农村蹦蹦跳跳,走街串巷,把农村的许多科技知识普及给农民,节目非常活泼。还有山东台的肖东坡,也是农村题材。这次社教类节目有两个农村题材被推荐,但不幸有一个被拿下,只保留了肖东坡的。这是社教类节目评选的整体情况。中央及省台有24个百优,城市台有12个,共36人获百优,另有4个金话筒提名,最后谁获金话筒,还要看以后几天的角逐。

  二、总体印象

  这次参评的80件作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今社教类电视节目在全国的总体水平,涉及面很广,文化类、法制类、少儿类、女性、旅游、经济、农村、科技、健康等等方面全都涉及到了。总体印象是社教类节目的水平在下降,谈话类节目的水平在提升。这是当今电视发展到今天节目走向的变化所造成的。

  本次参评作品出现了“一少、一多、一增加”这三个“一”的现象。

  “一少”:精品作品少。

  精品作品要有一个基本的衡量尺度,我这是一家之言。什么是精品?

  1.主持人要好。

  主持人在节目中要表现优秀。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语言的交流对开拓主题的深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说张越的作品,她虽然是谈话类的节目,但也是社教类的。她的这个参评作品是探寻女性题材的乡村状态的,在人类学、社会学的层面上讲是挖掘得比较深的作品。大家可以仔细听张越的提问。这个作品非常优秀,基本上没有可挑剔的。主持人善于驾驭题材,说话能烘托主题。它反映了当今中国社教类节目的水平。

  2.节目制作要精良。

  有人说,节目制作不是我的事,是导演的事。但对主持人节目来说,节目制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精美的制作才能使受众得以眼球的满足和心灵的满足。所以节目制作在评奖过程中,我们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凡是获奖的作品,你能看出节目制作的精良。如霍小语的节目《齐瓦当》,就反映了制作的精良。我认为在所有的节目中,一个是霍小语的作品,再一个是南京台的,虽然没获奖,但制作也很精良。这是主持人节目的重要因素,能一气呵成完成全篇,能充分地利用声画技巧给人以震撼力。大家不要忽视节目制作,也不要觉得这跟我没关系。

  3.节目有思想内涵,能以“三贴近”为导向。

  大家觉得这句话是不是官话?不是。三贴近就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是贴近观众。你不能做到他的心里去,他就不看你的节目,你就没有收视率,所以必须要“三贴近”。凡是好的题材,好的获奖节目、精品节目的题材,都是紧密地贴近百姓、服务于百姓,努力开掘思想深度,给受众以思维想象空间的。我们有很多作品的差距即是就事论事,就一件事我们说得很清楚,观众不一定会产生什么联想,但好的作品能给你留下很深的想象空间。把事实告诉受众,让受众去理解你传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事实还不能理解的话,你就把背景告诉观众,让受众去理解。我们任何作品传达的信息,传达出去之后,如果能给受众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空间的话,这样的作品就具有思想内涵。大多数的作品是稀里糊涂地说了不少,能记住的东西却不多。

  获得好成绩的主持人都有较深的生活阅历,都有健康的人性品格,都有极平实的平等意识。他们留意生活,勤于思考。凡是获得好成绩的人基本上都在这个层次上。说到这儿,有的人就会讲,我为什么没有获得金话筒?我为什么只是个百优,或者说连百优都不是?我觉得别忙。为什么呢?你连最基本的生活阅历都没有,看问题的深度你只能看到第二步,别人可以看到第八步,你怎么可能获得金话筒呢?一般意义上说不是绝对没有,比如说胖张越,1988年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当过六年教师,1995年进入《半边天》栏目组。她的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一等奖,她在中国电视界是位资深的主持人。像这样的主持人,这样的阅历,做出很有深度的节目来,她为什么不获奖?

  在这里,我谈一下对金话筒的印象。

  金话筒是业内含金量很高的并得到大家认同的奖项。评奖其实是在评人,作品是精品,做人也应该是精品。

  我们看到山东台《乡村季风》的主持人肖东坡,一个朴实的小伙,一看,这咋像主持人?长得不漂亮,圆骨隆咚,但是你看过他写的书吗?你看出他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情感吗?他现在是山东电视台首席记者、首席主持人,一个不时尚、不阳光的男人作首席一定有他的道理,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做人上都有道理。他的作品也多次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全国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从记者一直做到主持人,这样的主持人怎么不会获金话筒提名呢?就算这期节目有一些瑕疵,我们认为像这样的主持人,绝对是中国电视主持人当中优秀的人才。他对采访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纪录下来并写了一本书,他对中国农村这块热土怀着深深的眷恋。在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的这种状态下,这样的人是可尊敬的。正是他们丰富的新闻从业阅历,造就了他们在主持人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

  “一多”:有亮点的作品在增多(即接近冲刺金话筒的作品在增多)。

  选送的作品质量高,主持人有优秀的表现,作品的信息量与有效信息的传播量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作品在节目的各个段落都能显示出亮点来。如中央台黄薇的节目,在当今服务类节目中绝对有亮点,信息量非常大,主持起来也是娓娓道来,在老年人的心目中建立了良好的屏幕形象和良好的口碑。说到水的知识时,她的提问巧妙恰当,回答一环扣一环,节目做得很有味道。特别要一提的还有上海东方台的何瑾《欢乐嘣嘣跳》,节目形态完全是主持人和孩子平等的对话,营造了一个非常平等的环境,这个作品再做下去可以冲刺金奖。

  “一增加”:质量达标数量在增加。

  有许多作品很遗憾,基本符合选送条件,但总是有各种毛病。所谓达标,就是如果在节目主持人实践过程中加以磨炼,如果在节目的深度上下功夫,如果更明白什么是主持人节目,那么,将来冲刺的可能性就很大。主持人在与编导的合作中,有损于主持人形象或者不符合主持人要求的东西要少做,这将使真实的东西变得不真实,做不好就减弱了主持人的风格和魅力。宜宾台陈波的作品《李庄的记忆》,主持人在里面表现不凡,但是我估计是编导的事,把该主持人问的话全拿掉,主持人纪实性的访谈过程全部没有了,所以极大地削弱了主持人在节目中话语的能力,很遗憾。属于这类情况的,还能举出很多例子。

  还有一个印象,就是省、市台的水平差距在缩小。

  首先,省台作品比较大气,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尤其是社会类题材,能反映主流问题,选题较有分量,表现严谨,特别是农村题材,辽宁台有两个农村题材的作品,做得不错,虽然制作不够精良,但视角新,主持人好。本次选送的作品中,城市台进步快,贴近百姓,服务大众生活,青春靓丽,时尚大方,制作上也有不凡的表现,应该说市台在选材、主持上更能贴近生活,小巧玲珑,看了以后很轻松,主持人具有亲和力。我们的节目好与坏,评委心里是很有数的。城市台的节目我们印象深,在贴近和活泼上值得学习。

  少儿节目、服务类节目手法传统。比如少儿节目一出来都是“哇,小朋友,大家好!”全是这个。这类节目孩子们真要看吗?上海台豆豆、小何的节目已经开始有了新的传播理念,就是真实地运用人际传播方式对主题、问题进行报道,注重孩子的对话,挖掘孩子真实的心理感受。服务类节目的手法也没有多大创新,题材已经很窄了,表现又比较传统,在结构上又没什么新意,它怎么能评上奖呢?从深浅度上讲,人们崇尚的肯定是要有深度的,观众的口味也是评委的口味。一个作品看了之后你是否能受感染?你是否能激动?你是否能受益?其实,评委的感觉和你是一样的。

  三、 存在的问题

  1.作品没达到评比的标准。我们选送的作品必须是主持人节目。那么,什么是主持人节目?它必须具备四个硬条件;而有些作品则恰恰相反:

  ① 传播者在节目中没有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主持人和记者的身份是不同的,它不是一个概念。

  ② 体现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不够。有的节目拿主持人做道具,没有驾驭,这是不行的。

  ③ 语言表达方式上没有以谈话为主。

  ④ 不具有直接的话语交流情态。

  以上这四点是主持人节目评奖中必须具备的硬条件。比如新闻类节目,一放,评委们就喊停。为什么?播音员。马上看都不要看;有的主持人长得挺漂亮,但在节目中就是一个报幕的,她肯定不是一个主持人节目;有的是节目汇编,类似于下周屏幕那种,上面主持人整得挺明白,评委一看立马拿下,就这么简单。所以你怎么办?“我挺好的,挺年轻漂亮的,在当地挺有名的,怎么你就这么给我拿下了呢?”评委一看不是主持人的节目,你再好也把你拿下。所以主持人在节目当中没有话语的交流,只起到段落的引导和衔接的作用,只是整个节目的形式代言,语言成了解说词中的一部分。这样的节目肯定是不行的,你做得再好也不行,也得要拿下。

  2.作品的浅显和形式的呆板直接影响到评选的结果。

  参评的节目能不能进入评委的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凡是内容浅薄的、故意作秀的、只达到播出标准的、题材非主流的、话语是死记硬背的、没有创意的……这些都绝对上不了名单,再好也统统拉掉,榜上无名。主持人是有话语权的,它直接会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判断。你代表电视台,你代表一个传媒机构,你代表一个栏目,你发表的语言是有话语权的。

  那么,什么样的主持人能上名单呢?凡是有思想深度的、制作精良的、令人回味的、给予想象空间的、语言有特色的、主持有个性的、编排有序的、采访到位的,一定榜上有名。

  我们参评的作品应该有一个评判标准,自己可以先检验一下,节目做得怎么样?由于内容浅显,形式呆板,使得那些先一看还不错的很多作品,最终被拿下。

  四、 金话筒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两年一次的金话筒评奖在时间准备上应该是充裕的,平时在实践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修养、修练、学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品和人都要有所积累,参评节目仅仅达到播出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衡量一下。

  金话筒到底离我们有多远?送评时,大家要问自己6个问题:

  1. 选送的作品是主持人节目吗?

  这个很关键。

  2. 选送的作品题材是一流的吗?

  主持人不能因为自己长得漂亮,在电视上一出就说人家喜欢我。其实我们肩上有很重的担子。

  3. 选送的作品好看吗?

  找人看,不好就干脆别送。

  4. 选送的作品制作精良吗?

  制作粗糙就别送。

  5. 在选送的作品中,你驾驭整个节目的水平高吗?

  当架子的别送。两年中我们要好好构思一个作品,找个好的创作组。

  6. 选送的作品具有社会意义吗?具有思想深度吗?充满感情吗?

  这些都缺一不可。主持人的情绪要饱满,有些是要设计的。因为一个主持人在推动情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次评奖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面对从业人员,特别是主持人,会面临更激烈的挑战。谁努力,谁担起社会责任,谁就是赢家。

  总而言之,主持人在今后的传媒中,不要把主持人这个职业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没有好的主持人,就没有好的栏目;没有好的主持人,这个台也就没有竞争力。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机遇,能不能在这样良好的状态下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融入到伟大的事业中。

  祝愿所有的同仁在今后能取得好成绩!(2003年9月3日于昆明。根据录音整理)

  敬一丹在第六届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颁奖研讨会上的发言

  大家同行坐在一起,我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谈谈心。

  《东方时空》这个栏目办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本来我们想好好庆祝一番的,由于非典,好多动作都给取消了。我现在说起《东方时空》的时候,不论是在同行中,还是在观众中,恐怕已经没有四五年前、六七年前那种强烈的反响了。过去那些曾经是名牌的栏目,现在随着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老态。在《东方时空》七周年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一种没法抑制的颓势。这里,到底是些什么规律?一个栏目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在它的黄金时期过去以后,它还能维持多久?这对身在其中的主持人来说太重要了。主持人是这个栏目的门脸,大家对这个栏目不满意,首先就撒在主持人身上。在《东方时空》七周年的时候,可能大家还记得,我和小白、小水坐在那儿,是崔永元主持的,网友和观众直向我们开炮,就那个节目。在那个节目的第二天,正好是我主持《东方时空》,我什么心情呢?哎,就是拿什么去奉献给我的观众?没有新东西。当时,有一个观众说:敬大姐这个人有道德感召力,但没有票房。那,光道德感召力有什么用啊?这么多年来,我听到的种种评价中,这是最到位的一个。后来,又有一个人跟我说:我听你说话什么感觉呢?就像听家里的一个家人说话,我真的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不一定听你的。这可能跟前一个说法不太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你光有感召力,但没有票房。我觉得,现在的《东方时空》也一样,说起来,大家都说好,它曾经走在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前面,改变了中国人早上不看电视的习惯。但是,现在,你看吗?不看。这是个事儿,现在好多人不再看《东方时空》了。作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挺尴尬的。

  其实,我对《东方时空》是挺有感情的。当年《东方时空》开播的时候,我在经济部,还在主持《一丹话题》。那天早晨,就是十年前的1993年5月1日的清晨,打开电视,等着《东方时空》的开播。那个时候,早晨的屏幕一片荒凉,没什么象样的节目。就在这时,东方晨曲出来了,很有生命感的一个片头,我看了浑身一激灵,那种直觉挺准确的。就那时起,我就开始向往着那片时空,最后成了里边的人。今天,看到《东方时空》这个样子,说实在的,真挺痛心的。前几天,听说《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收视率在往下跌,我真的觉得这就是自己家的事。

  自打新闻频道开播以后,《东方时空》的陈旧感就越发触目了。现在,整个电视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那些老栏目在变化着的电视里,怎么寻求自己的位置?《东方时空》,应该说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功臣。它像一个孵化器,孵化出很多节目,《焦点访谈》就是从《东方时空》里孵化出来的。它原来是其中的一个《焦点时刻》,然后加上《观察思考》的那部分人,才有了《焦点访谈》。后来,又孵化出一个《实话实说》。《实话实话》是《东方时空》的周末版。现在,又正孵化出一个《面对面》。《面对面》现在也是《东方时空》的周末版。就连王志原先所在的《新闻调查》也是,《新闻调查》的人都是从《焦点访谈》、从各个栏目里抽调出来的。然而,《东方时空》这个曾经起到孵化器作用的栏目,现在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家人里边劳碌的长兄,就像我们的有些老国有企业,显得特别的疲惫,却还在那儿支撑着。尤其是2000年年底的那次大改版,大伤了元气。自那以后,我就觉得,《东方时空》的颓势已经不能不正视了。

  《东方时空》当年的存在是有它的理由的。它是新闻杂志型栏目,由几个内容组合成的一个整体。而现在呢?连我们新闻中心的头儿也认为:新闻频道本身就是一个大综合,还有没有必要再在里边搁一个小综合呢?当初大家看《东方时空》的时候,觉得节目形式真新啊!有人物、事件、焦点;要人,要事、《东方之子》、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等。其间,也不停地有些变化,但无非就是这么几个单元。那个时候,确实看起来很新。然而,现在的节目出现了那么多的样式,尤其在新闻频道开播以后,整个频道就是一个大的综合,好像惟有《东方时空》依然如故,其他栏目全是单一的:指向是单一的,内容是单一的。

  新闻频道的出现,给我们这些老栏目提出了很急迫的一个问题。对主持人来说,我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一个节目形态对主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看看,近年来出现的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全都是那些在形态上创新的节目。比如说《幸运52》,李咏原来是我们台的老播音员、老主持人,他那个声音特漂亮。《幸运52》这种节目样式,可能是“舶”来的吧。这种样式给了李咏一个舞台。王小丫也是。她原来在我们经济部呆了很多年,什么《金土地》、《经济半小时》,做了很长时间。《金土地》,应该说在经济部的节目里不是排在最前面的,最靠前的节目是《经济半小时》,它的力度和观众影响力要比《金土地》更大。然而,就一个《开心辞典》,王小丫一下子就显示出另一种潜力。在这种形态出现以前,也许连李咏和王小丫都不知道自己还拥有这种潜力。

  形态意味着什么?就拿评论类节目来说,在各种媒体中,电视的评论曾经是最差的。电视真正有自己的言论并且被人当回事儿看的,是在《焦点访谈》之后。《焦点访谈》以事为主,兼有点评或述评。现在大家都在进一步探索言论的电视形态,那么在形态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现在跟言论相关的电视节目在陆续出现,例如新闻频道里有一个《共同关注》,出来才没几天,我们新闻中心的主任说,现在到他那儿为《共同关注》说情的人已经超过了为《焦点访谈》说情的。这意味着言论这种节目的新形态也正在慢慢形成。新闻和言论节目不像益智类节目,会让人眼前一亮,比方说《开心辞典》和《幸运52》过去都从未有过,还有南京的《智者为王》……。一个新的节目形式可能会让主持人有一种重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掘,然而,创造一个新的节目形态十分难。就拿新闻频道的开播来说,它不光对中央电视台,就是对整个中国电视事业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可以把它看作一种信号。但是,它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还有待于我们在内容和形态上进一步加以创新。

  节目形态,不是光凭我们用脑子就能解决的,还有赖于外界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可能性,就是说,在种种限制之下实现这种创造。这是不是我们所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比如说《中国周刊》。《中国周刊》用梳理和点评的方式来回顾一周内发生的新闻,里边有观点,有人物,有故事。而在一周当中发生了那么多事,你选择什么?用什么样的语言加以表述?这就体现出了白岩松的眼光。比方说,同样一件事,其他周刊怎么说的?岩松他们这个节目又是怎么说的?这也是以前中央电视台所没有的一个形态。

  那么,这个形态是怎么来的呢?去年年底的时候,他们做了一个《中国日记》,回顾一年,然后大家不停地去丰富它,就创出了这样一种形态。然而,现在节目样式克隆得很厉害,不到两年时间,这些节目又显得陈旧了。观众是那么的喜新厌旧,拿着遥控器就能决定节目的生死,我们有多少能力不断地创出新的节目形态来?对一个节目主持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就是说,你在一个舞台上有没有能力给自己搭台?是在一个很陈旧的舞台上唱着陈年老戏呢,还是有能力搭起一个舞台重新给自己一个展示的空间?我估计,很多电视台的很多节目(尤其是老栏目)的主持人都有这种困惑。问题是:你是改造老栏目呢,还是创造新栏目?改造老栏目吧,老观众就会不知不觉地在比照。

  我们再来说说新闻节目里另外几个被大家看好的形态。比如说王志的《面对面》,这是从《新闻调查》里脱胎出来的。《新闻调查》是说事的栏目,调查事件。但是,王志在做这个节目时就看到,在有些事件中某个人凸现了出来甚至要比这件事本身还有力量,或者说事实上这件事就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么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这一个人。王志和当事人的对话,体现了智者与智者的对话。这也就是《面对面》的一种追求,这才有了《面对面》后来成为一个栏目的可能。“非典”给王志提供了一个好时机,正好在《面对面》刚开办的时候,王志抓住了几个人物,最突出的人物就是王岐山。“非典”那个时候,是挺看制片人和主持人的功力的。王志确实做得很优秀。然而,《面对面》这个栏目如果不是从《新闻调查》里脱胎出来,通过一期一期的《新闻调查》的历练,恐怕就不会有这么鲜明的个性。节目形态对于主持人来讲实在太重要了。王志还是那个王志,他在《新闻调查》里呆了那么多年,那时我们看他,跟董倩、杨春、长江他们是一个样子的,可是现在看王志就不一样了。我们再往回看,有多少主持人都是由节目形态给带出来的,何炅、李湘……那一轮。这一轮,我觉得益智类节目可能快过去了,一阵一阵的。那么,下一轮又该是什么了?我觉得该轮到新闻了,新闻类的。赵忠祥老师都呼吁多少年了,他说,中国该产生新闻评论员了。如果有的话,可能产生在你们中间。

  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节目形态给中国电视的发展带来的变化。最初节目主持人的崛起,肯定伴随着一个节目形态的崛起。中国最早出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沈力,节目形态是服务类节目。沈力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她在静悄悄地革命。现在我们可能都不觉得了,大家经常能好好地跟观众说话,可是在沈力之前,我们不是好好地跟观众说话的,而是居高临下的。可是,沈力在节目中却像是在跟家人般的说话,《为您服务》给人带来的是温暖感,这是悄悄的一场革命。然后,综艺节目主持人上来了,统领中国电视很多年,那个时候是以倪萍为代表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各台都有,当时最红的主持人肯定是综艺类的。随后,新闻类节目才开始上升,意味着我们的电视在慢慢地走向成熟,终于认识到观众原来也这样要求我们:新闻是主干,言论是灵魂。于是,出现了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频道……。《焦点访谈》之后,形成一个《焦点访谈》现象,全国各地都涌现出很多类似的新闻言论性节目,其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底下成立了一个评论研究会,这个研究会的总部就设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也就是开始有自己的组织了。就这样,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这阵风也刮了十来年。这阵风过去之后,又出了益智类节目,就是现在中央电视台当红的王小丫和李咏,而综艺类节目却衰落了。

  这里头,有没有什么可以琢磨的?恐怕反映了人们需求的一种变化。比如说《新闻会客厅》。《新闻会客厅》是过去没有的样式,把新闻人物引入到电视栏目中。过去,什么样的人物能上电视?《东方之子》,佼佼者,还有那些能上光荣榜的。那么,上不了《东子之子》的新闻人物往哪儿放呢?现在他们有了地方:带有轻松色彩的上了《新闻会客厅》,而《面对面》则是上重量级的,“非典”时期上的都是些前沿人物,将来,我估计王志的栏目中还会出现些中间人物。

  新闻频道的开播正赶上“非典”,所以刚开始的两个来月,栏目特色比较模糊,虽然叫的是各个不同的栏目,谈的却都是同一件事。那个时候,不谈非典谈什么呀?但是,这里边做得最好的,可能还是《面对面》。“非典”掩盖了一些东西,也成全了一些东西。“非典”过去了,所有的栏目才真正地经受着考验,要求各个栏目的特色鲜明起来。“非典”过去后,进入常态了。常态了才考验人,考验主持人。在常态中,能不能发现常人所没有发现的东西?找到不同于别人的特色?从而给自己一个生存的理由。

  事实上,只有栏目的生存,才有主持人的生存。首先是栏目的条件,然后才谈得上个人的条件。我们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也是在创造自己生存的环境。(2003年9月4日于昆明。根据录音整理)

  ●闲聊主持人●

  谈“跳槽”

  白谦诚

  “跳槽”,顾名思义,是指从一个槽子跳到另一个槽子。其原义应该是指家畜,譬如马或猪。“跳槽”事件所以发生,需要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槽子要有两个以上;第二,马或猪也要有两匹(只)以上;第三,两个槽子的饲料质量不同。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出现“跳槽”之事。

  现在,“跳槽”一般指某种特定的人才流动现象。这种人才流动不是传统的调动工作,而是“人才”主动地辞去原来的工作,自己又找了个新的工作。

  “跳槽”,听起来不大好听,可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诸多新生事物之一。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归单位所有,个人基本上没有择业的自由。“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顺口溜,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老实说,“跳槽”二字,当年听都没听说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党中央适时地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于是乎,各类专业人才迅速升值,“臭老九”扬眉吐气。在这个大背景下,80年代初期,神州大地上演了一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才争夺战”。挑起战火者,首推刚刚创办的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以及沿海14座对外开放城市。当时,这些城市纷纷派员到内地挖人才,内地各单位则严防死守,设置层层关卡、道道防线,惟恐人才流失。可是,这些防线在对方的强大火力面前先后失守,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档案。大家知道,在传统的人事制度下,“档案”是每个干部的命根子。你走到哪里,档案就跟你到哪里,直到你进棺材。没有档案的人,就是“黑人”,哪个单位也不敢要。这最后一道防线,委实厉害:我不给你档案,你有什么咒念?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特区为突破这道最后的防线,祭出了石破天惊的“杀手锏”:你只要愿意去,什么都不必带,档案也不要,我们给你重建档案。当年听到这类新闻,真令我大迭眼镜:“档案”居然可以“重建”?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这道防线被突破后,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人才流动的潮流呢?没有了。于是,各类专业人才“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后,大学毕业生国家也不包分配了,实行“双向选择”。“人才”开始进入市场,“社会招聘”、“跳槽”、“签约”、“人才银行”、“人才服务中心”乃至“猎头公司”,这些新名词、新事物纷至沓来,并迅速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今天,我们回忆20年来的“人才交流史”,可以看出,“跳槽”作为人的一种权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新旧两种体制的反复较量、磨合,并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阵痛才分娩出来的。

  20年过去了,如今,“跳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儿。听说,外企的白领如果三年不“跳槽”,会被认为没本事。“跳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以及人们观念的巨大变化。

  广播电视系统是国家的要害单位,人事制度历来十分严格。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招一个播音员,政审要查三代。这不是笑谈,确实如此。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为适应节目改革的需要,广电系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也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其中突破性的一步,当属从社会上招聘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工种,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广电系统里最活跃、流动性最大的一个群体。近年来,各级电视台都热衷于举办专业的或业余的主持人大赛,其目的在于选拔主持人。因此,每场大赛之后,紧跟着就要上演“跳槽”运动。平时,主持人“跳槽”事件也时有耳闻,特别是新开频道或节目改版时,“跳槽”也进入高峰期,有的甚至成为小报热炒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其实,各个工种都有“跳槽”的事儿发生,只不过主持人“跳槽”多一点儿,又因为是名人,影响大一点儿而已。

  不管怎么说,主持人“跳槽”毕竟是业内的一大景观,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认真地研究它。各单位以及主持人个人在运作这件事的时候,也采取“鸭子扒水”的方式,在“水”下面活动,很少公开谈论。今天,我想破个例,敞开了聊聊这个话题。

  由于工作的关系,这十几年来,我交了一批主持人朋友,其中不少人都有“跳槽”的经历。主持人“跳槽”与其他工种没有多大差别,都遵循着人才流动的客观规律。我分析了一下,主持人“跳槽”是定向的,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方向:从小台往大台跳;从内陆往沿海跳;从广播往电视跳;从国内往境外跳。

  每当听到主持人“跳槽”的传闻,我的心情都是复杂的:一方面为台里走了个好主持人而感到痛惜,另一方面又为这位主持人找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而庆幸。两头我都有朋友,两头的处境和心情我都理解,因此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先说说台里这头。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吉林电视台的老台长赵锋佩就向我诉苦,说该台培养出一个象样儿的主持人就被挖走一个,已被挖走十几个了。培养一个主持人多不容易?要花三五年时间,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1998年,主持人研委会在东北举办主持人后备人才大赛,颁奖晚会由吉林电视台协办。我原想把总决赛也放在长春,可赵台长说,求求你了,放在哪儿都行,就是别放在长春。他怕这场大赛影响队伍稳定。我理解他的顾虑,把总决赛安排在吉林市了。我还听说,有一家省会电视台,不让主持人外出参加研讨会和各类评奖活动,怕他们了解外面的信息后产生“跳槽”的念头。还有绝的,有的台给某个奖的评委打电话,嘱咐他不要给该台的主持人打高分,怕他成绩好了留不住。这几个台为留住人才而采取的“对策”显然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拙劣的,但是我理解他们,他们确实是被挖怕了。中西部地区各台的综合实力以及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均无法与沿海地区相比,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主持人被无情的掠夺,心理能平衡吗?长此下去,东西部电视事业的差距不是越拉越大,形成恶性循环吗?因此,我主张,这种无序的、无偿的人才流动应该尽快地纳入到科学的、合理的和市场化的运作轨道,否则,将损害全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整体利益。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以后有空专门再谈,这次不展开了。

  再说说主持人这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也是自然规律。既然选择了主持人这个职业,谁都希望成为一个好主持人,成为一个受众喜欢的、知名度高的主持人。现在不是都在说“做大做强”吗?媒体想“做大做强”,个人又何尝不想?一个主持人被一家更大更强的台看中,这个台可以为他提供展示才华的更大的平台,他能不心动吗?抛开个人的名利不说,单说为人民服务吧,在你这儿当主持人是为人民服务,在人家那儿也是为人民服务;在你这儿是为几百万观众服务,在人家那儿可能是为几千万甚至几亿观众服务,你有什么理由阻拦呢?

  一个主持人作出“跳槽”的决定是不容易的,他要舍弃重用他的领导,舍弃经过多年磨合的制作群体,舍弃他倾注了多年心血的栏目,舍弃他培育了多年的热心观众……。他不会轻率的做出这个决定,肯定经过调查研究和权衡利弊,肯定度过无数的不眠之夜。但是,一旦他做出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甚至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你看,主持人有主持人的想法,台里有台里的难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

  在这里,我要对主持人说,你要确实想好了。世上的事儿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关键是要权衡利弊。你在本台是头牌,轻车熟路,将来不干主持人了,还可以往制片人、监制上发展;而到一个新台,一切都要“重打鼓另开张”,有很多未知数。你不要轻信承诺,那都是空头支票。你不要事事尽往好处想,要多想想坏处,甚至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常言道: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如果你还没想好,那就再想想,不要轻率地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如果你确实想好了,那就勇敢地走下去,抱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去迎接新的挑战。

  同时,我要对台长说,你要想开点儿。这个主持人是你培养出来的,我相信他本人这辈子也不会忘记你台的大恩大德。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你台培养的不等于一辈子都要在你这儿干。现在已经不是人才“单位所有制”那个时候了,人家有自主权。再说了,“强扭的瓜不甜”,他去意已决,你即使留住了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还不如作个顺水人情,放他一马。其实,主持人在哪儿干还不是一样?都是共产党的天下,都是为人民服务;即使出国了,他也会给咱中国人长脸,这点儿自信还没有?你台往外输送人才,也是你台的一大贡献,说明你台主持人素质好、水平高。你台出好主持人,这是一大特色。好好总结总结,办个主持人培训基地,专门往外输送主持人,将来没准成个产业。当然,首先要解决市场化运作问题,不能无偿输送,但我相信,这个问题迟早会解决。对主持人“跳槽”这事儿,你要高姿态。反正也留不住,何苦给人家出难题?如果你是位高明的台长,还应该做到仁至义尽,帮助这位主持人解决“跳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你这样做了,不光这个主持人感激你,台里其他主持人也会为你竖大拇哥:你看咱们台长多够意思,对“跳槽”的人都这么好,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如果你是广播电台的台长,电视台要挖你的主持人,你不妨让这个主持人做双栖主持人。一方面,你支援了电视,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另一方面,主持人通过上电视提高了知名度,反过来又能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率,这种“双嬴”的事何乐而不为?

  “跳槽”这事儿既然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应勇敢地面对它,并且因势利导,克服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听到一些处理较好的个案,也听到一些处理得不好的个案,都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限于篇幅,今天就聊到这儿。

  (2003年6月10日)

  ●报刊文选●

  成也朱军,败也朱军?

  郑 叶

  人们肯定我的地方是我说话平实;大家否定我的环节是我的主持不够华丽

  记者:您与《艺术人生》一同成长了三年,三年中您获得过成功,包括不久前的金话筒奖,而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网上以及一些报道中有人对您的主持抱有质疑态度,您觉得这么长时间以来,外界对您的肯定与否定基本集中在哪些方面?

  朱军:我觉得这真是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问题。人们肯定得最多的无论是对我还是这个栏目,都是在认定我们在抒发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就是我们栏目的两句话:“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他们觉得能够跟着我们的节目静下来去回顾一下包括他们自己的人生。所以说感伤也罢,感怀也罢,总之是有这么一个点,让你释放某些情感上的东西。但是,否定我们的也恰恰是在这一点上,说我们总是拿出那些人生历程中不愉快的或是最脆弱的东西来挠得大家直掉眼泪。

  对我也是这样,说我好的是说朱军说话很平实,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藻,但说我不好的也恰恰是说我在主持的时候、在问话的时候,经常会断,思维不够睿智。但其实这正说明我没有事先背稿,我不会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一二三地把准备好的词套出来,我是在跟着嘉宾的思维同步走,我在做一个正常的思想上的交流。另外,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我还要考虑观众想要知道什么,我还要对节目的时间与主题进行把握,那么我就需要时间去反应,去组织我的话。这其实也是情感类谈话节目的一个特点。

  因为个人化,我没对赵薇提“军旗事件”;因为职业化,我“被迫”做了李双江那期节目

  记者:有人认为,恰恰是您的真诚,使得您的主持太个人化而不够职业化。您对老一辈艺术家是一种由衷的崇敬,但是对待年龄比较小的明星,您就会情不自禁地要给人家讲人生道理,而整个节目也因此透出一股说教意味。那么请问您是怎么看待主持人个人化与职业化这个问题的。

  朱军:《艺术人生》是一个情感类的节目,它不是在客观地报道新闻,它的主观意念很强。那么如果说我要是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不投入感情,只是客观地把事先调查好的事一一罗列出来,那么这个节目根本不可能做好。我必须要跟着嘉宾的思路用我的人生观去跟他碰撞,碰撞对了,产生共鸣,便于他更好地讲述他的故事。如果我们的意识形态在碰撞过程中产生了某种瞬间的对立,那也没关系,因为这种对立也有利于对方能够更清晰地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我从来没有说在遇到了观念上的对立后,非要跟对方辩,一定要对方服从于我的情况。我的工作只是要通过我的言语来引发对方表达自我的愿望。我举个例子,当初做赵薇那期节目时,刚刚发生完“军旗事件”,而我在节目中没有提到一句有关“军旗事件”的内容。因为我知道,如果在那个时候再提这件事的话,对一个年轻演员来讲就是一种伤害。所以当时我的做法是最后送了赵薇一盏台灯,我说:我希望你用这盏台灯照亮你眼前的一方天地,用它点亮你的心灵。这个时候,我是非常善意的,就是说如果你了解更多一点历史,如果你认认真真地看过日本军旗,你会穿吗?我想是不会的。人这一辈子谁都会有错,我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就希望把我的经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所以,就《艺术人生》来说,某种意义上如果我不个人化,那么我就无法去与嘉宾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互动,当然,你说我绝对的个人化吗?也不是。我跟你说,如果我是绝对的个人化,那么李双江的那期节目我就不可能去做!因为录制节目的那一天是我母亲的百天祭日。我知道李双江要谈的话肯定是谈他的母亲,果不其然,那期节目中,他80%的时间都在谈他的母亲。然后,我写了一篇日记。我说:通过与李双江的对话,我越发印证了人们说的李双江是个大孝子的说法,我对他的孝顺感到非常敬佩,但是他的孝顺在那一刻深深地像针一样伤害着我,因为他每一次提到他的母亲,我的脑海里马上反应的就是我的母亲……我真的有点做不下去,但是我还是必须要去做这个节目,这个时候我也必须从个人的情感中抽出来──这就是我理解的职业化。

  我希望多元化,我早就获得过相声大赛二等奖;我从来没有有意煽过情,挠出来的眼泪不会值钱

  记者:以上所涉及的是一个主持人的个人化与职业化的对立,那么还有一个针对主持人个性化与模式化的话题,有人认为,如今电视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千篇一律的过于模式化,就连主持人大赛的考题都已经快成了标准化的测试,对于创办了三年的《艺术人生》来说,您一味的清谈是否显得有些单薄?

  朱军:首先,如果打个比喻的话,个性化就是工艺化,模式化就是工业化。我当然认为不仅不同的主持人要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就同一个主持人来说,他在不同的栏目中所展现的主持风格也要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所谓主持人的风格一定是和栏目风格相结合的观点。很多人跟我说,一定要用我的风格去强化《艺术人生》的风格。可我认为没有栏目的定位就没有主持人的定位。你主持任何节目都这样,那多没劲呀,你上春节晚会也跟主持《艺术人生》似的,那不得骂死你呀。在主持晚会的时候,你就要把那种欢乐、那份祥和与喜庆带给大家,你从里到外,甭管真的假的你都得强迫自己喜庆起来。

  说实话,我很希望自己多元化一些,很希望有一天,我能做一档很娱乐的节目来摆脱某一种东西。我特别反对主持人就一个形态。很多人还不知道,其实我很久以前就曾获得过全军文艺汇演相声表演及创作二等奖,这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说我相信自己是有幽默细胞的。我现在在《艺术人生》里也开始尝试展示一下自己的东西,别弄得好像我就会在那里坐着煽情。说到这里我要说,我从来没有在节目中有意地煽过情,有的嘉宾一来就说:我今天就不哭。我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让人哭,因为挠出来的眼泪一点都不值钱,值钱的是真正感怀出来的东西,那是因为他真的感伤,你真的能在他的眼泪中看到一些东西……

  有人说,《艺术人生》成就了朱军。也有人说,朱军成就了《艺术人生》。还有人干脆说,《艺术人生》是成也朱军败也朱军……在该栏目三周年的研讨会上,很多专家都在为《艺术人生》乃至朱军本人出谋划策,希望要这么变要那么变,似乎只有“变才是硬道理”。而《艺术人生》及朱军将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新面貌,我们只有拭目以待。(原载2003年12月4日《北京青年报》)

  ●会务活动●

  本会祝贺太原市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专业委员会成立

  太原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专业委员会:

  欣闻贵会即将成立,这是太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大喜事。我们谨代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并以我们个人的名义,对贵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太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同行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衷心地祝愿太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茁壮成长,为繁荣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广大观众听众,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

  会 长:赵忠祥

  理事长:白谦诚

  2004年1月14日

(编辑:李恩泉来源:节目主持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