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点击主持人 > 主持聚焦 > 正文

《幕后》主持人系列:张越 
——个性张越 主持十年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1日 13:34)



  在央视众多俊男美女的主持人队伍中,《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很是“扎眼”的一个,但扎眼的原因绝不会是因为“漂亮”。相反,她那胖乎乎的身材和几乎寸齐的短发倒是为她赢得了十分“另类”的评价。不过,当一个人的睿智、机敏、尖锐和干练超越了形象本身时,“另类”倒或许可以换作另一个时下备受推崇的词——“个性”,来诠释。

  另类主持人

  从小到大,张越就没尝过“苗条”的滋味。小时候的张越,一度还因为自己的胖而自卑。在同龄小孩的嘲笑声中,她选择用灰色蓝色把自己包裹起来,希望最好让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见自己。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多年,转折出现在快大学毕业的时候。自我封闭的阴影渐渐地从张越的心口消失,她用红的绿的颜色宣泄着被自己禁锢了10多年的个性,她开始用大嗓门儿说话,话语间穿插着各式夸张的手势。

  “后来我竟干上了最露脸的事,一种能让全国人民都看得见的职业。”这让张越回想起小时候的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如果自信得不到恢复,我不可能在电视上面对天下人侃侃而谈。我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天性不允许我永远生活在某种阴暗的心理之中外,还得感谢我始终没有放弃学习,读书能让我不断地从知识中汲取内心的力量。”

  大学毕业,张越走出校门便踏上了讲台。课余闲暇的时候,读读书练练笔,四处挣些稿费,张越的小日子过得倒也还算惬意,最起码和自己的“作家梦”算是沾了些边。但是,另一个“厨师梦”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自称“烹饪大师”的张越,实在是想享尽美食的快乐,能有一个二级厨师的水平便是梦想的极致。但之所以没有去当厨子,是因为张越当初一个“特别幼稚的心理”:“我想我杀不了鸡呀,因为害怕。我小的时候一看见家里杀鸡,‘啪’把脖子一剁,然后就把血滴在了一个碗里,把我给吓得,我觉得我干不了这个。”这幕“惨烈”的景象一直让张越无法释怀,直到后来长大以后跟别人聊天,张越才知道,原来厨子是不管杀鸡的。厨子的梦想就这样撂下了,不过,也因为这个梦想,让张越走到了屏幕前。

  《半边天》栏目有个小板块叫做《梦想成真》,拍摄一些女性在一天内实现梦想的过程,找来找去,那些女子不是想当歌星就是想当模特。这时有人推荐说,有个叫张越的想当厨子,这下乐坏了导演,与张越一拍即合,南下苏州松鹤楼,拜特级厨师学做淮扬菜,张越松弛灵气的表演出尽了风头,就这样,乐呵呵的张越被剧组钉在了《半边天》,这一钉就是10年。

  张越刚当上主持人不久,栏目组就收到了一封信。“信是写给台长的,说中国的漂亮女人都死光了吧!你们干吗找这种人当主持人。你们什么关系,他是不是你亲戚啊?”在那个电视一元化的年代,有无数条无形的标尺衡量着主持人。在观众们的心目中,他们就是“专业出身、长相漂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等等的代名词。张越无疑是这支队伍中的异类,但张越顶住压力,用张扬的个性赢得观众,获得了一个“另类主持人”的称号。

  另一种幸福

  做名人是一件很有诱惑力的事情。张越就曾一度醉心于此。在电视上到处露脸,今天谈做饭、明天说香水、后天侃就业、大后天聊女性主义……刻意的包装消耗着她的心智与才能,终于有一天,她觉悟了。她发现了自己的无聊与无趣,发现了从众的盲目与空虚,于是,她开始远离喧哗浮躁的种种场景,用批评的眼光反视自己,这一走,又是两年。

  两年里,张越没有因为不做节目而心烦,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唯一有点郁闷的只是“挣钱少了”。经济变得拮据时,张越开始打起了收账的主意。“哎,谁欠我钱啊!”这是张越想得最多的事。不过有人欠她钱,也确是事实。“因为以往啊,我给人家写了文章,人家叫我去取稿费,我说我懒得取;人家说那我给你送过去,我说我懒得接,先搁你那儿吧。” 如今日子熬不过去了,张越就开始一一给“欠债人”打电话说,“给我钱”。每次张越出门都会收回一大摞信封,每个信封里边是1000块钱的稿费。“收到一摞信封之后,我的生活就会好一点,然后就给同事打电话说,走,吃饭去。”

  2000年,沉寂了近两年之久的张越终于调整好状态,重出江湖。这一次半边天栏目专门为她,量身定做了一档名为《张越访谈》的节目,虽然播出后深受好评,但张越内心仍感觉这不是她最终想要的,直到一次采访中的意外发现,带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我从来没有见过写了那么多字的公共厕所,墙上、门上,里边的每一个小门缝都写满了,别的公厕我也看见过写字的、画画的,净是一些淫秽画,但是这次我觉得特别感动,比如说‘我今天没有地方睡了,妈妈我该去哪儿’,然后说‘深圳我爱你,你给了我梦想’,‘深圳我恨你,你夺去了我的灵魂’,‘我想家,我想找工作’……就是这样的。我看见那些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像写下每一行字的那些人。这人是谁呀,他从哪儿来,他到深圳干吗来了,他到底遇到什么事儿了,在什么心情下,在这个厕所里写了这行字,然后他又去哪儿了,碰到什么事儿了……你会很牵挂这些在大街上汹涌的人潮里来回走动的,不知道名字的人。”

  就从张越离开深圳火车站的那一刻开始,《张越访谈》这档节目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风格,采访对象从此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她的节目更加贴近了那些或许是生活在角落的一员,她们普通、不起眼,但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对人生的一次历练。关注普通群众之后,张越的节目一下子拉近了她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如果大家认出走在街上的张越可不会拿她当个名人,亲切地打个招呼,随便地搭上几句话,就像是久违的老朋友。

  “我特别感激这份职业,它给了我完全没有预料过的人生。我想像的东西都没有得到,但是我得到的东西都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如果工作能够告诉你宽容、诚实、体谅、尊重,我觉得那是一种特别美好的气息,我愿意这样的信息经常传递给我,一旦得到就会很幸福。”

责编:李恩泉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