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频道 > 2005两会报道 > 正文

人大代表热议:9000万农民工不应只是城市“过客”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4日 18:32)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陈二厚、赵承、陈芳)9000多万农民工,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之外的第“四农”。他们行走与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参加两会的代表呼吁,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大背景下,农民工不应仅仅是城市的

  “过客”。

  九成多农民工无组织地劳务输出

  “我们村现在外出打工人数占劳动力比例大约60%,大多是靠有一技之长的亲戚,比如砖匠、瓦匠带出去的。”安徽省旌德县白地乡洪川村党支部书记余的娜代表说。

  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就业靠亲友介绍或自找门路的占93%,有组织或通过劳务市场介绍务工的仅占7%。

  无组织的劳务输出,使得农民进城后,很难得到有效的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代表表示,这种就业上的盲目性,不但使农民工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也进一步造成了农民工心理上和城市的疏离。

  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市场信号无法准确、广泛传播。繁琐的就业手续、复杂的登记项目,歧视性的就业要求,也使农民工望而却步。

  正道不畅,邪道必然滋生。非法职业中介乘机大行其道,有的甚至与个别企业劳资人员串通一气搞假招工,骗取农民工的中介费,严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

  “受骗时首先想到‘老乡会’”

  “出去打工的很多沾亲带故,不少城市都形成了类似‘老乡会’、‘同乡会’组织。拿不到工钱时,受工伤得不到赔偿时,农民工最先想到的是通过这些组织去理论。”余的娜代表说。

  “这一现象深刻地反映出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缺乏制度基础。”李华代表表示。

  四川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省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21%左右,参加工伤、医疗保险的仅有3.41%和0.84%。事实上,全国大多数地方情况与此类似。

  农民工本来就处于弱势,加上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一旦利益受损,维权的路就变得更为艰难。这个时候,他们不得不求助一些体制外的非组织机构。

  但事实上,“老乡会”并不能妥善解决问题。李华代表指出:由于这些组织本身不具备合法性,由此带来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代表们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的同时,应加快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与城市人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

  不少农民工 “拖家带口”出外谋生。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成为普遍性的问题。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高级专家组组长华岩代表建议,要尽快立法规范教育体制,采取属地管理的办法,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除了教育之外,其他向城市人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应该把农民工考虑在内。一些代表们提出,各级城市管理者应真正沉下身子,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善待他们,就是善待城市本身。不能让‘农民工’身在城市,心却和城市远离。”李华代表感慨地说。(完)

责编:肖阔  来源:新华网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