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3日,农业部科教司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进行了成果鉴定。该项成果属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农业部科教司石燕泉副司长主持了鉴定会,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安道昌副主任、科技部农社司王震处长、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以及院科技管理局和生物技术所的领导等参加了鉴定会。 1、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原单价、双价抗虫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融合抗虫基因及其高效表达载体,有效地解决了转基因棉花中两个抗虫基因难以同步高效表达的问题。 2、通过农杆菌介导和花粉管通道技术途径将抗虫基因导入优良棉花品种,获得了抗虫性达90%以上的新种质材料和新品种(系)40多个,为三系杂交棉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抗虫保持系材料。 3、以大量抗虫保持系和陆地棉常规不育系26A(104-7A的衍生系)为基础材料,通过回交转育和分子鉴定,育成了27个(单价7个、双价20个)抗虫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抗虫不育系。 4、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回交转育方法,将抗虫基因导入产量、品质优异的常规恢复系18R、19R、20R 中,育成了7个(3个单价、3个双价、1个融合)恢复率达100%的抗虫强恢复系。 5、用3个常规优异恢复系和7个转抗虫基因的强恢复系与抗虫不育系组配,选育出一批比对照常规抗虫棉增产显著或品质优良、抗虫性强的新组合。其中,sGKz8在2003-2004年全国品种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41的121.1%、126.4%、129.2%,均居第一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第一个转双价抗虫基因的三系杂交棉新品种;另有GKz28、sGKz6、sGKz34共3个组合正在参加全国区试。 6、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制种比其它杂交棉制种成本一般可降低50%,制种纯度可达100%,制种程序简便,制种效率和制种产量高,有利于抗虫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农业部、科技部及我院领导参加会议 郭三堆研究员在做报告 |
责编:肖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