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频道 > 中华大地 > 正文

两宋救荒制度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5日 14:36)

  两宋时期,由于外敌侵扰,内政不修,以致水旱、蝗螟等灾害频繁发生,灾民遍野,饿殍满地,社会秩序紊乱,严重威胁封建政权的稳固,因此,官府必须采取救济措施,安定民生,恢复生产,以维持其封建统治。两宋政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给于赈济或贷给种食

  两宋时期,对受灾人民不分主客户,视灾情轻重,直接发放常平、广惠仓粟,或给于赈给,或贷给种食,使其维持生计,恢复生产。如本地仓储不足,则转漕于他路或遣使驰传发省仓(中央仓储);或劝募富室捐助钱粟赈给,由官府酬给官爵;或劝谕官吏出资赈济,许书历为课,若有贷资为救贫困者,秋成后由官府理偿。有时也发放皇室内库金帛,或出售祠部度牒,集资救济。东南各地灾荒,则留发运司岁漕米或数十万石,或百万石以赈济之。

  减免赋税徭役

  两宋时期,在发生灾荒之时,租赋未征收或征收未完成的,可视灾情轻重,或量予减少,或完全免除,或留待下年征收;赋税有折变、支移的免除之,免除力役,免除多年旧欠等。

  灾民流亡他乡,关津给予方便

  两宋时期,灾民流亡他乡的,关津给予方便,不收渡钱,所至信在官第或寺观,为煮糜粥以食之,或每人每日给口粮。其能归乡复业的,则计日给与资助遣之使归;其无家可归的,则或授以闲提案,或听隶军籍,或募少壮者人修工役;其老幼弱疾不能自存的,则由官府收养。对因疾疫死亡的,由官府埋葬,并赐给其家属钱谷。由于官府采取这些应急措施,对安缉流亡,使灾民安定生活,不致流离失所、造成社会不安,起了重要作用。

  分散饥民,随地储粮,劝民出粟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河北、京东西大水为灾,人相食,流民入京东者不可胜数,……时富弼知青州,以为饥民众多,应使分散各地,择所部丰稔者,劝民出粟,得十五万斛,加上官储,随地地储粮。各地择寺观及以私空舍与依山岩为窟室,得十多万区处,散处饥民,以彼岸薪水给用。分遣寄居闲散官员,并辈流民中曾为吏胥走隶者主持赈济并供簿书、给纳、守卫等役,官吏皆给其禄,并书其劳,约为日后奏请赏赐,并每五日遣人以酒肉饭糗慰劳,使其就灾民所聚居处,选老弱疾病者廪之,以此人人尽力”(《续资治通鉴》卷50,仁宗皇祐元年二月)。“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煮粥食之,饥民聚为疾疫及相蹈藉死,死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而实杀之。弼所立法,简便周至,天下传以为式”。

  官府仓储不敷,出爵赏劝诱富室捐粟

  南宋时期,由于官府仓储不敷,乃特出爵赏劝诱富室捐粟,用以救济灾民。绍兴元年报1131),诏富室出粟济粜者赏各有差,粜米3 000石以上者,给守阙进义校尉;1.5万石以上者给进武校尉;2万石以上者取旨优异推赏。已有官荫不愿补助者,比类施行。孝宗乾道七年(1171),湖南、江西旱灾,立赏格以劝积粟之家,无官之人,1 500石补进义校尉;2 000石补武校尉;4 000石补承信郎;5 000石补承节郎等。对文武官吏亦劝出粟,按额数多寡给予升转。

  禁止遏粜,以利粮食周转,便于救济灾民

  淳熙七年(1180)九月,禁止各路遏粜,即禁止各路限粟出境,以利粮食周转流通,便于救济灾民。淳熙十一年(1184)七月,浙西、江东大水为灾,禁止各州遏粜。光宗绍熙五年(1194)二月,禁止江西、湖南遏粜。宝庆三年(1227),监察御史汪刚中言:“丰穰之地,谷贱伤农,凶歉之地,济粜无策,惟以其所有余济其所不足,则饥者不至于贵籴,而农民亦可以得利。乞申严遏粜之禁,凡两浙、江东西、湖南北州县有米处,并听贩鬻流通;违,许被害者越诉。官按劾,吏决配,庶几令出推行,不致文具。从之。”(《宋史·食货志》)宁宗庆元元年(1195),还曾制定告藏法令,凡属商贩不准囤积,必须尽数粜出,如有囤积,许人告发,给予惩处,并奖告者。正如《宋史·食货志》中所说的:“当艰难之际,兵食方急,储蓄有限,而赈给无穷,复以爵赏诱富人相与补助,亦权宜不得已之策也。”

责编:肖阔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