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频道 > 第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 > 正文

国际教育巡展在沪揭幕 留学职业规划急速升温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9日 15:57)

  奖学金、零中介、免学费、推荐实习……海外学校为了争抢生源纷纷打出了“省钱牌”和“就业牌”。在上周末来沪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来自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200多所院校招徕学生的手段越来越“实惠”。

  诱人奖学金并不好拿

  在教育展上逛了一圈,笔者发现“奖学金”的字样总是以最鲜艳的颜色、最特别的字体标注在学校的广告上,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展团这一特点最为明显。

  荷兰7所顶级商学院共同设立16项MBA和相关专业奖学金项目,每项奖学金只设一个名额,总金额为200万元人民币。随着欧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不断攀升,对留学荷兰带来了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费用上的优势被削弱,尤其是硕士项目。因此,荷兰院校希望以奖学金的方式降低中国学生的留学成本,吸引更多的生源。

  新西兰移民局与中信实业银行联手,为留学申请者提供30——60万元的贷款。每年提供援助奖学金,赞助10名中国西部的研究生到新西兰读书。

  奖学金看起来诱人,但拿起来可不容易。一家澳大利亚学校打出广告,“国际奖学金10000澳币,每个国家2个名额”。笔者上前一打听,10000澳币可以支付一个学生在澳将近2年的生活费,如何获得这样一笔诱人收入呢?可能问的人实在太多,工作人员随即扔给笔者一张广告单,笔者一数,申请条件竟达13项之多,不少学生一看见这些名目繁多的条款立马掉头。另外,一些学校在奖学金的申请条件上“闪烁其词”,看起来似乎所有人都可以申请,但最后申请成功的“成绩优异者”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却被他们给巧妙忽略了。一个曾留学英国并供职某大学教务处的人士告诉笔者,申请奖学金非常难,一是成绩单漂亮,起码2/3课程要达到A;二是在自荐信中显示综合能力和语言功底。

  三大招帮助留学生就业

  近几年“海归”变“海待”的例子屡见不鲜,出国留学后的就业出路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留学职业发展规划被海外学校提上议事日程。由跨国公司经理执教、提供到知名企业见习的机会、建立同学网,成为海外学校帮助留学生就业的常见方式。

  “教育注重实践”——上奥地利应用技术学院打出的招牌用意很明显。校方人员介绍,该校信息技术学院的所有学位课程均与相关专业的公司和研究中心挂钩。英国和意大利院校打出的“艺术招生”,也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眼球,一些学校拿着学生的艺术作品当场面试。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中国海外留学部导师徐俊介绍说:“面试者一般要带上20张左右的作品,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作理念。”

  初到中国的意大利学校对中国留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研究非常到位。米兰时装学校的一位代表极力推销他们的艺术类课程:“现在我们的中国学生有的在欧洲的时装公司工作,有的回国后在一些大城市里搞服装设计,干得非常出色。”但是,一些知情者似乎并不看好艺术类学生在国外的就业前景,“艺术类在哪里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说一万个人里面能冒出一个来就不错了。”有着留学背景的小陆这样告诉笔者。

  除此之外,一些海外院校还纷纷建立“同学网”,通过校友和在华的外资企业帮助归国留学生解决就业。如最近“荷兰同学网”一筹建,就有400个同学进行登录,同时不少还投递了求职简历,壳牌石油等知名公司还在网站公布了自己的招聘广告。文/钱钰

  来源:文汇报

责编:张娜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