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频道 > 身为异客 > 正文

游子回归,以亲情的名义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4日 17:2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首《游子吟》,古时候那些远行的游子,就像一只只放飞的风筝,飞得再远,也都有一根亲情的绳子牵着他们,迟早会带回故乡。

  然而,今天那些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他们会因为亲人的思念而归来吗?他们会不会就像风筝断了线,从此一去不回?

  现实态度:没出去,就先别想回来的事

  3月5日、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在上海东亚展览馆举行。记者在会场上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家长,发现更多的人还只是在考虑如何留学和到哪里留学的问题??还没出去留学,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回国的问题,更不用说考虑会不会有亲情的“左右为难”了。

  也有一些人考虑学成后回国,但也是更多地因为事业发展的原因。伊小姐和父亲这次是专门为她弟弟来咨询的,他们主要考虑的国家是英国或澳大利亚。伊小姐说:“让他出去主要是出于找个好工作的目的。学成后就回国来发展,毕竟现在中国的市场也很大。”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徐小姐告诉我们,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不少都是由父母陪伴而来的。他们询问的主要都是留学程序、学校方面的问题,对于留学毕业后的去向,似乎现在就来咨询的人并不很多。

  当然也有家长考虑的很成熟和超前。张先生在一所新加坡学校的宣传照片中,发现了他儿子的身影。原来,和那些带着孩子来的家长们不同,张先生的儿子现在已经在新加坡读了两年的酒店管理,这张照片则是儿子作为优秀学生被选拔去波特曼酒店实习时,和老师在酒店的合影。

  “儿子已经在新加坡留学了,你为什么还要了解那么多资料信息呢?”看见张先生手里已经拎了一大袋各个学校的宣传资料,记者奇怪地问他。

  “我想这两年在出国留学的政策、教育各方面都应该有了新的变化,所以就过来了解一下。”和前一个故事中的父亲不同,张先生非常希望儿子在读完本科后,能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去瑞士、英国、澳大利亚等酒店管理方面更加先进的国家继续深造。

  游子观点:回归,因为我是家里的唯一

  “只要工作的专业对口,薪水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我希望他能在国外多待一段时间。”这是张先生的个人观点。但是大多数的留学生家长恐怕没有张先生这样放得下,

  Jenny的父母就是这样。

  Jenny曾在德国留学和工作了近六年,去年年初,她才刚从德国归来。对于现在的游子归国潮,她感觉并不意外。

  “我们这一批留学生,大多数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子女,所以父母也就会格外思念,千方百计地想让我们回来”。在Jenny看来,这一代的孩子受到了父母的格外照顾,所以更应该尽到自己的孝道。

  尽管如此,Jenny却也赞同在留学后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相信大多数留学生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她分析说:“出去留学不容易,如果还能得到国外工作履历,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那么父母们在国内寂寞怎么办呢?Jenny有自己的办法:“我去年就把父母接到德国来,让他们体验了一下德国的生活,还带着他们好好周游了一番欧洲”。她也知道父母不会习惯在国外长期生活,“但是出来旅游一次,他们一定还是很高兴的,况且还可以和自己的宝贝女儿在一起。”

  虽然自己非常喜欢德国的生活气氛,但是最后,Jenny还是接受了一家德国公司的委派,回到了上海。“也算是叶落归根吧,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要和父母团聚,想想吧,大学四年在外地,再加上在德国的六年,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了!”

  网上调查:亲情成为“海归”新理由

  海外游子的回归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亲情”的确也在成为日益重要的理由。

  来看一组国家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字:2004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5116人,比上年增长24.6%,这是自1978年扩大派遣海外留学生以来,年度留学回国人数连续两年突破两万人。

  再来看全国青联和《青年参考》报去年联合主办的一次大型调查。这项调查由全国青联和《青年参考》报联合主办,采取网上志愿填答的形式,共有3097人注册参与活动,留学生涉及欧洲、北美、澳洲和东亚四大板块的49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多年来,从海外回归的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事业的原因。然而这次进行的“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却有了新的结论。这项调查最后发现:吸引“海归”回国的最大理由是“国内经济前景看好,机会多”(69.7%),而紧随其后的便是“与家人团聚”(59.9%)——“亲情”,俨然已经成为了游子回归的又一大理由。

  此外,这项调查也印证了Jenny之前向记者提到的一种说法,大部分留学生在毕业后都希望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在去年12月16日公布的最后调查结果中,身在海外的留学生(包括在读和已经在国外工作)中,87.7%有回国意愿。其中约1/3(34.5%)表示一毕业即会回国,53.2%则表示会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回国。

  反对声音:国别才是决定性因素

  "养儿防老",从中国的传统情感上来讲,父母年老后总希望子女能陪伴在自己身边。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话,这种想法会更加强烈。但这是否是影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学成后回国的因素之一呢?至少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并不完全赞同。

  资深留学专家认为:"在出国前就考虑好准备毕业后回来的学生相对比较多。现在国外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机会不像国内那么多。"

  "事实上,影响学生就业考虑的因素很多,是否留在国外发展也是因人而异的。另外,在去留的问题上因国别会有所不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移民国家求学的学生留在那里工作的会多一点。此外,一般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特别是低年龄的学生,关心的大都是出国的手续、学校等方面的问题,对比较长远的就业问题考虑得并不是很多,更不用说是否回国发展了。"

  Stella在英国留学了两年,她也觉得至少在英国读书的留学生,很多人从开始就没有抱过留下来的希望,因为在英国找工作太难了,"不是不想留,而是没法留",那些在欧洲其它国家留学的同学大多数也是相似的状况;而她的另一些同学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读书,"他们去那里留学,恐怕是早就做好了技术移民的准备"。

  [记者手记] 永远也别忘了亲情

  周一傍晚,我见到了专程来到报社的那位风尘仆仆的父亲(见之前一版的报道),然后我们和他整整谈论了一个多小时他的儿子。

  原本一直以为,父母这种对子女的亲情难免有些唠叨和琐碎,但是他却让我感到了一种感动。作为一位想念儿子的父亲,他其实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儿子能够早日归来;但是他却又不希望因此给儿子任何压力和阻力,所以他说:儿子啊,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都会理解。

  而他的儿子确实有了自己的决定,他也许会回国,但并不是因为亲情的缘故,在他眼中,事业是最重要的。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真正理解他的父母,否则,他一定会坚决地回到他们身边。

  还记得在中央电视台一直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吗?一位母亲做了一桌的菜,然而儿女们却一一打电话来说忙,不能来了,最后的一个镜头,是老人凄凉的背影……

  事业可以从头再来,父母的遗憾,却也许永远无法弥补。

  来源:新闻晨报

责编:张娜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